欢迎访问官网,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磨砺匠心,以赛促进,打造缝机数控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4年这个火热的夏天不同寻常。在缝制机械行业人才培养建设领域,一项为行业内外所瞩目的全新赛事正再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自6月开始,“大豪杯”全国高校缝制机械数控设计大赛分别走进了江南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数百名莘莘学子正以所学之艺,同台竞技,彰显才华,以求做到学以致用,技以立身的参赛目的。

  推动缝机数字发展,大赛应时而生

  大赛主办方在精心策划比赛方案时便开宗明义,极其明确提出了比赛的宗旨:培养缝机人才,助力数字发展。从纸面上来解读,其是为了紧扣数控技术发展的时代脉络,推动作为传统制造业的缝制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培养数控制造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传播数控高新技术,引导缝企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杨晓京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融入,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缝制机械产品技术快速升级迭代,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机械向以数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为主的转型。但相较于高速发展的国内外产业形势及产业链下游用户多样性的需求,行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各层面专业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机电复合型研发及服务人才尤其缺乏。全行业急需加强人力资源拓展及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数控技能高手,培养数控技能人才,以培养选手的综合职业技能为核心,在推动行业数控应用技术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人才保障,吸引更多高校学生能够了解行业、认知行业,并最终为行业所用,是最根本的目的。”

  当前,缝制机械行业数控领域人才结构性矛盾问题依旧突出,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引进困难,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有效的校企协同人才引进、培养和技术创新渠道,机电一体化、互联网、智能AI等方面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尤为短缺。2023年,根据协会统计,全行业科研总人数约6500人(含研发、工艺、检测、科技管理等相关岗位,不含机械零部件企业),约占员工总数的14.98%。其中数字化控制技术高端科技人员不足10%。目前大多数已开办数控应用专业的高校,存在片面追求教学的“高、精、尖、洋”,致使学生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十分缺乏,不仅成为影响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也无法满足包括缝制机械行业在内的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

  毋庸置疑,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更是推动一个行业兴旺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一方面积极响应党中央与习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号召,另一方面全面谋划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推动、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围绕产业链需求,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专业资源,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完成了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教材、题库的编制及行业职业技能工作体系的搭建。

  杨晓京表示,全国高校缝制机械数控设计大赛是协会立足于我国缝制机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向国内高校师生而推出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举措。旨在促进全产业链所急需的专业数控人才培养建设,拓展国内相关高校与行业的交流合作渠道,完善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多方协同参与共建,构筑育人共同体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仅需要协会发挥推动、引导、组织策划等作用,更需要企业、院校积极协同参与,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实现多方的融合共建。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缝制机械行业数控领军企业,多年来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用总经理茹水强的话来说,大豪扎根缝制机械设备领域近四十年的宗旨始终是以创新求发展,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发展中国民族缝制产业为己任。因此,作为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转化与推广平台,在协会策划举办数控设计大赛第一时间,便积极响应,希望以技术辐射、产品辐射和服务辐射,在为缝制机械设备行业和用户服务同时,为行业做出贡献。

  茹水强表示,大豪积极参与了首届数控技能大赛的策划和组织工作。除大力宣传大赛的意义、目的,积极参加大赛的组织工作,包括积极参与技术方案、比赛项目的制定、讨论等以外,免费为全国大赛提供专用比赛用数控系统30套作为比赛的硬件平台,协助参赛高校做好组织和技术准备工作。此外,为所有参赛的高校团队提供了免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免费组织参赛指导老师和选手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并为选手提供大量参赛的信息和学习资料。

  不同以往行业组织的技能人才大赛,为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建”的培育目的,大赛组织动员相关高校积极参与,真正实现行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的高效对接。通过此次大赛,极大地提升了高校在缝制机械智能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为更好地认知缝制机械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积累了珍贵的实践经验。

  作为国内纺织服装专业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职院校之一,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立足服务时尚纺织服装向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绿色化、时尚化发展为目标。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谢佩军认为,通过大赛希望激励更多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发挥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精准服务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建设。优化构建“时尚纺织服装+”专业集群,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学校在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力。

  据了解,在比赛筹备阶段,浙江纺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指导老师团队,开展竞赛动员会,组织各专业学生积极报名共120人。同时根据赛事要求准备比赛场地及设备,组织学生练习赛事相关软件、编程语言等为参加比赛做准备。经过精心准备,6月22日大赛开幕式顺利于浙江纺院开幕,学院机电一体化、城轨机电、工业机器人等专业91名选手参赛。谢佩军表示,通过参加此次大赛,持续推进纺织服装智能制造重点工作,积极深化与纺织服装产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加强缝制机械行业人力资源拓展及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人才链赋能纺织服装产业链,发挥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

  江南大学则是收到比赛通知后,根据比赛项目设置,发动了物联网学院和设计学院的师生力量,成立了工业用缝纫机数字控制系统编程比赛小组和缝制机械数控操作符号设计优化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了2位牵头老师,负责比赛的组织报名、试题分析和宣传沟通等事宜。此外还发动无锡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学院、无锡太湖学院等院校报名。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苏军强教授介绍,江南大学历来重视教学质量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参与行业比赛活动。因此,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均有参加专业比赛的传统,加之本次比赛项目设置非常具体和明确,可以与学校的课程相对接和衔接,因此师生参赛积极性比较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业教育需要与产业实践、产业需求紧密联系。专题比赛是集中体现教学质量、展示教学特色的活动,既可以通过比赛交流专业技能,也可以通过比赛检验专业教育的成果,切实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赛教集合、协同育人’的作用。”

  对于高校来说,通过比赛检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育,既是知识传授和理解的过程,也是技能形成和运用的过程。“实战和演习还是有所不同的”苏军强进一步解释,学校希望通过比赛这种真实、具体、明确的任务或者项目需求,来检验学生是否真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比赛展示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其实质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能够获得大赛组织方、行业的认可,是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

  西安理工大学李鹏飞教授认为,竞赛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大赛有助于激发机械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合学校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切实提高机械类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为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助力,同时也可以加深与相关院校、协会的联系,为学校实现“双一流”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走技能成才之路

  实现制造强国梦想,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建设制造强国,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也需要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诚如杨晓京理事长在大赛开幕式上希望的那样,要将大赛打造成引领青年一代专注工匠精神、走产业报国之路的大赛;是挖掘青年一代创新潜能、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大赛;实现青年一代学以致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的大赛。但比赛终归是一种形式和手段,要通过比赛实现以上目标,最终需要参赛选手来推动实现。

  江南大学的陈凯业是一名设计学研究生,他参加比赛的初衷便是能够将学校所学的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将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以此检验并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而缝纫机作为服装制作的重要工具,其指示标志设计既需要体现出专业性,又要有创意和美感,这正是他作为服装设计学研究生所追求的设计方向。通过参与这次比赛,他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陈凯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深入研究了缝纫机使用规范和标识逻辑,了解了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便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标志设计的方向和风格;查阅了大量的设计资料和案例,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为设计作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积极与导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此外还准备设计工作流中使用了ai工具,以便能够更高效合理地完成设计任务。

  同样,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赵浩征参加比赛,则主要是源自对编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他更希望通过参与这样的比赛,能够提升自身技能,了解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如他期待能在比赛中深化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丰富大学的生活,与优秀的同学交流进步,提高综合素质,毕业以后能满足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赵浩征开始学习了相关的编程语言以及smart200,查阅资料了解了最新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以便在比赛中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来自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章洺泷则欣喜地发现,此次大赛聚焦于他所专注的专业领域,更是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宝贵平台。他表示,通过参与大赛,可以更好的将课堂所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赛设定的问题与挑战,将促使他跳出舒适区,进一步锤炼专业技能,验证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大赛的历练,在专业技能、知识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并通过完成大赛项目,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作品或解决方案。“这将成为我个人简历上的亮点,为未来求职提供强力支撑。”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叶松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鲍晗伟两位同学参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得益于他们积极响应相关行业政策,基于专业要求,积极参与专业竞赛的精心准备。如了解了比赛规则和要求,制定了相关计划;在本身专业课PLC课程上认真学习,合理安排练习时间;询问专业老师,与有经验的同学沟通交流等等。下一步,他们也将在塑造参与意识,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专业技能,提升编程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深入学习和掌握数控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编程、操作等,提升个人专业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比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获得宝贵的第一手实践经验,提升在复杂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寻求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方案时,能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参观登记

参展登记